近日,由中國農學會科技志愿服務總隊嵐皋縣秦巴紅科技志愿服務分隊主辦,嵐皋縣新型職業農民協會協辦的2023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富硒糧油產業培訓暨農機手專題培訓在嵐皋縣舉辦,近百名高素質農民參加。
課堂學習環節,來自農業行政部門的專家對《中央一號文件》進行了解讀,并介紹了農機使用及購置補貼政策、縣域富硒特色產業獎勵政策等內容,讓學員們充分了解國家“三農”政策和當地的產業發展政策。同時,結合農時節令,邀請市縣農技專家圍繞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油菜綠色高效栽培關鍵技術、土肥水實用技術、旱稻種植技術等內容進行了通俗易懂的講解,內容覆蓋面廣,干貨滿滿,參訓學員紛紛表示收獲良多。此外,還安排了云上智農平臺使用教學、金融政策解讀、團隊建設等課程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滿足高素質農民多元化學習提升需求。
現場學習環節,學員們在四坪“西部皇田”糧油加工基地深入了解當地企業發展情況、加工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經驗;在孟石嶺鎮柏楊林和草坪村水稻種植基地、南宮山鎮宏大村大豆玉米復合種植基地現場學習了水稻種植、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相關技術要領及注意事項。在藺河鎮棋盤村旱稻種植基地,鎮農業站長向學員們介紹了旱稻種植情況,并從地塊選擇、品種選種、土壤墑情、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讓學員們對旱稻種植技術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
此外,學員們還前往縣委黨校開展了“新風課堂”黨史學習教育。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人才是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近年來中國農學會科技志愿服務總隊嵐皋縣秦巴紅科技志愿服務分隊以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科技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農民綜合素質為目標,充分利用各類教育培訓資源,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農業科技技術交流推廣,助力嵐皋縣農業產業融合發展,以人次助振興、以產業促振興。